内容简介
代序
在童话中融入科学
叶永烈
我先是从纸上认识孙幼忱。
1961年,我在北京的一家书店里买到一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童话集,书名叫《“小伞兵”和“小刺猬”》。开卷而读,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小伞兵”和“小刺猬”》,作者的名字第一次引起我的注意——孙幼忱。
书的编者十分推重孙幼忱的这篇科学童话,不仅用篇名作书名,把这篇作品列为书中16篇科学童话之首,而且还在《编辑后记》中提及:
“这本集子的名字叫《‘小伞兵’和‘小刺猬’》,不只因为里面有这样一篇童话,还想借这个题目来说明我们的编辑意图。我们希望科学童话像‘小伞兵’(蒲公英的种子)和‘小刺猬’(苍耳的种子)一样,到处传播,到处扎根,开出千千万万鲜艳的新的花朵。”
此后,科学童话在中国大地真的“到处传播,到处扎根”。
此后,过了20年,我去北京开会,遇上童话作家孙幼军。他对我说:“我弟弟来了!”他的弟弟,便是孙幼忱。
我这才第一次见到孙幼忱。我吃了一惊,他竟用双拐支撑着,步履是那样的艰难。他是以双倍于常人的毅力,在儿童文学创作之路上一步步前进。
《“小伞兵”和“小刺猬”》是孙幼忱的科学童话处女作,1959年发表于《新少年报》,当时他年仅22岁。从那以后,他坚持科学童话创作,写出众多的作品。
我读了孙幼忱的科学童话,觉得充满诗意,富有儿童情趣,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流畅。
《“小伞兵”和“小刺猬”》是孙幼忱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篇1000多字的短小的科学童话,如同一篇散文般优美。
作者给科学童话中的两位主角取了形象化的“外号”:
“秋天,蒲公英妈妈的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们每人头上长着一撮蓬蓬松松的白绒毛,活像一群‘小伞兵’。”
“小苍耳长得真奇怪,身体小小的,像个枣核,全身长满了尖尖的刺。小伞兵亲热地把他们叫做‘小刺猬’。”
“小伞兵”、“小刺猬”这“外号”,取得十分传神,如同《水浒》中把李逵称为“黑旋风”,把时迁称为“鼓上蚤”,把张顺称为“浪里白条”。“小伞兵”、“小刺猬”同时也是十分贴切的比喻。
在科学童话的创作中,能否处理好科学与童话的关系,是创作成败的关键。是机械地组合,还是有机地化合,成为两种不同作品。倘是组合,在科学童话中往往夹杂着“知识硬块”,作者忽然板起面孔讲起科学知识来了。这样的科学童话,像夹生饭似的,读者“吃”起来倒胃口。
孙幼忱的科学童话中,使科学知识“溶解”于童话之中,浑然一体,显得很自然,没有那种编造、“加入”的痕迹。这是他的科学童话的一大特色,也是他的成功之处。
他的《“小伞兵”和“小刺猬”》,写秋风吹动了“小伞兵”,小鹿带走了“小刺猬”。于是,到了来年春天,到处有“长着有刺的叶子,开着美丽的小黄花”的蒲公英,还有“长着锯齿的心脏形的叶子,开着绿色的小花”的苍耳。他把植物种子传播的知识,巧妙地融入童话之中,没有编造、说教之感。
孙幼忱的另一代表作是中篇科学童话《小狒狒历险记》,同样反映了他的创作特色。
《小狒狒历险记》写的是一只淘气的小狒狒离家独自外出,在大森林里经过了一番历险。虽然这样的童话故事是常见的,但是孙幼忱却在小狒狒的这番历险之中,穿插写了森林中各种“居民”的生活习性、各异形态。作者以小狒狒的眼光看大森林,对什么都感到新奇。作者笔下的种种动物学知识,便在小狒狒的左顾右盼中很生动地写入童话。
孙幼忱的科学童话用儿童语言来写,很有童趣,颇为幽默。以小狒狒巧遇大猩猩的一段为例:
“我是大猩猩。”这只大猴子告诉小狒狒。说完,回过身坐在地上。
小狒狒忍不住笑了。他朝天上看了看,这时不管是大星星,小星星,很亮的星星,黯淡的星星,全没有了,只有一朵朵的白云在蓝天上飘荡。
“大星星,”小狒狒以为大猴子在逗他玩,就笑着问,“你该不是大月亮吧?”
“什么?”那只大猴子更生气了,喊道,“我就叫大猩猩。大猩猩,明白不明白?我不是天上的星星,是树林里的大猩猩!”
真是“秀才遇上兵”,在小狒狒面前,大猩猩讲了半天,小狒狒还是闹不清楚。这里,作者完全以小狒狒的目光来看大猩猩,所以写得很有儿童情趣。科学童话的读者是儿童。只有充满童趣的科学童话,才使小读者读来津津有味,忍俊不禁,爱不释手。
在中国的科学童话作者队伍中,孙幼忱是一位坚持创作多年、形成自己风格的作者。他与哥哥孙幼军有着“童话兄弟”之称。
愿孙幼忱同志在科学童话园地中取得更丰硕的成果。